2023年6月15日,舉世矚目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種,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大莫角山成功采集。
而至今日,迎來了火種生生不息、炙熱而有生命力的燃燒一年之際。杭州也選擇沿著時間長河回溯自身,從荏苒時光的年輪里讀取文明的密碼,再次將文明的火種傳播綿延。
在亞運會火種采集一周年之時,杭州亞運會開閉幕式總導演沙曉嵐帶領雙奧、雙亞為班底的鋒尚文化團隊,傾力打造中國首部亞運遺產大型數智湖景演藝秀《湘湖·雅韻》。
亞運會火種采集儀式(杭州亞運會官方攝影)
一把火,蔓延在中華歷史長河之畔
這把源自太陽的火種,是向歷史的欣然致敬,照亮五千年文明的火光,輝映著亞運的精神符號與蓬勃生機,承接著中華文明的厚重與深層底蘊。
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:“在浙江新石器時代最為著名的跨湖橋、河姆渡、馬家浜和良渚的考古文化中,浙江先民們都以不同凡響的作為,在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源留下了創造和進步的印記。”
而早在8000年前,海水倒灌形成了堰塞湖古湘湖,人們深信,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、最早的漆弓、最早的水稻種植技術,中國最早的草藥罐都源自“古湘湖”,而文明之火,也從這里萌發點燃。
杭州作為文明火種的初燃地,必將接棒亞運火種的傳承之任。今年是“跨湖橋文化”命名20周年,《湘湖·雅韻》將文明火種與杭州亞運會火炬關聯。
一艘穿越千年歷史的獨木舟,隨湘湖畔風搖曳前行,穿過跨湖橋洞,滿載著中華文明故事之精華,讓火種照亮上下五千年歷史之深邃,將希望與力量在《湘湖·雅韻》開演之時,再次來到我們身邊。
跨湖橋遺址博物館(圖片源于網絡)
一把火,譜寫出湘湖之韻新篇章
《湘湖·雅韻》6月30日正式首演之時,亞運數字火炬手“弄潮兒”將高舉火炬,從湘湖之上踏潮而來。
他帶著跨越8000年歲月長河的火種,跨過跨湖橋文化、良渚文化、吳越文化、宋韻文化,直到現代社會文明,再次點燃新時代的亞運之火。
故事將以數智人的視角,與薪火相傳、弦歌不斷的中華文明形成意義非凡的互動。他歷經8000年跨湖橋的“天下第一舟”與文明火種的萌發,到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,而后走過2500年前吳越盛世,再到1000年前宋韻詩意畫卷,直至亞運之火的點燃。
他帶著使命與責任向前奔跑著,沿著中華歷史文明悠久而沉重的足跡前行,觸碰歷史歲月不可磨滅的印記。串成了一首詩歌,譜寫出一段故事,描繪著一種全新中華藝術之美,賦予這場“文化盛宴”別樣的韻味,點亮了我們更加深沉的文化自信。
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手
一把火,講述著新時代藝術中國之美
《湘湖·雅韻》是我們基于中華文明的底蘊, 在歷史中探索「美」的依靠,在故事中尋找「美」的全新呈現,以科技創意手段大膽洞察「美」的時代新表達。在傳承亞運火種之時,我們愿向世界講述鋒尚眼中的「中國之美」。
今天,曾經的文明火種與無數歷史瞬間匯聚,串聯起這座城市的記憶與榮光,更寄托著未來的夢想與希望,繼續書寫更加燦爛的傳奇篇章。
當先民手握文明火種,凝視未來的那縷目光與今天杭州人充滿驕傲的眼神相交匯,《湘湖·雅韻》的故事也將在這片土地上華麗上演,我們一同期待!
《湘湖·雅韻》劇照